商品與股市:金融“正常化”的例證
matthew 2015.10.22 12:24
關于大宗商品價格已達峰值、過去十年的大宗商品“超級周期”已經結束的擔憂逐漸顯現(xiàn)。
CRB商品指數并未像股指一樣上漲。CRB指數目前已從約兩年前的高點下跌了15%左右。工業(yè)金屬價格更是大起大落。原油是個例外,今年原油大幅上升,但仍低于最高點。
商品與股市:金融“正?;钡挠忠焕C
所有的這些都符合大宗商品市場長期走勢。這可以追溯到康德拉基耶夫提出的理論。他確立了一系列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的周期,大宗商品價格可能會持續(xù)上漲10-20年,然后歷經同樣的停滯期。他在1920年代預測提出的周期一直重復著,但周期時間縮短了。
對這個理論的質疑也是有的,不過最近幾十年來的歷史走勢和理論相符,并且衍生到了大宗商品投資之外。Chris Watling of Longview Economics的研究表明,在整個20世紀,當大宗商品價格進入上升周期時,股市表現(xiàn)平平,而當大宗商品表現(xiàn)平靜時,股市盈利頗豐。過去十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也正好是股市“失去的十年”。
此外還有一個直觀的例子。當大宗商品價格上漲,成本上升,資源配置受限;這對大宗商品生產者有利,但對其他產業(yè)都沒什么好處。當原材料價格平穩(wěn),資本主義生產機器就開始嗡嗡地繁榮作響。
所以,如果大宗商品上漲周期真的結束,會是個好消息嗎?
答案在中國。
大宗商品價格在過去20年與外匯儲備創(chuàng)造幾乎完美貼合。哪里有更多的錢圍繞,人們就會哄抬哪里的資產價格。
中國由于出口繁榮,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(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成為世界最大的某些基礎資源消耗國);在過去兩年中,中國正慢慢減少外匯儲備。中國希望更多地轉向內增長,并有可能希望貨幣升值(這樣就能抑制國內通貨膨脹)。
中國經濟同樣也有自身的周期性問題,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。每個人都脫下自己的鞋子,發(fā)現(xiàn)幾乎都是中國制造,然而唯一的例外來自越南制造。也許有人不相信有一天越南制造會取代中國制造。但正如電影《回到未來》所描述的,二戰(zhàn)之前的美國人根本不會相信30年后,自己會穿著或使用日本制造的產品。
在亞洲,最早是日本,接下來是“亞洲四小龍”享受著長達三十年的年均10%的經濟增長水平,接著逐步冷卻降到5%。中國可能也會遵循這樣的路線。最近中國銅礦進口量急劇收縮,就有可能是經濟減速的一個征兆。
這對全球其他市場來說意味著什么?到目前為止還不錯。尤其是金屬價格,前幾年一直與全球股市亦步亦趨,這與歷史情況是相反的。金屬生產企業(yè)股價正在上升,而大宗商品價格疲軟證明這種與歷史趨勢迥異的相關性正在減弱。我們正在回到正常情況,這是健康的情況。
而且,可能這也顯示了大宗商品供給正趕上需求。這就是一個周期正常結束,也是經濟健康的標志。
最后,西方股票投資者習慣于令人眩目的中國經濟持續(xù)增長,這種樂觀情緒支撐著股票和金屬價格。如果中國經濟真的放緩,跟隨日本和韓國的發(fā)展路線,那么對全球其他地區(qū)的影響可能不是個好消息。
申明:本文為作者投稿或轉載,在概念股網 http://m.chiang1015.com/ 上發(fā)表,為其獨立觀點。不代表本網立場,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,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,投資決策請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。